戚谷華:愛書法、愛人生、愛香港
http://paper.wenweipo.com/2016/04/12/YC1604120001.htm
[2016-04-12]
放大圖片
■戚谷華
提起本港書法界的泰斗,無人不知女中豪傑戚谷華。她是目前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的兩位本港書法家之一。在記者訪問的過程中,戚谷華對往事的回憶非常細緻和深入,因為在她看來,這一切是奠定自己走向書法人生的基石。而她對學生的關愛,也讓記者的印象非常深刻。她不斷表示,學習書法,不僅是為了自己修身養性,同時也是貢獻社會的一種獨特方式。
■文、攝: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
如今的戚谷華,是一位諄諄長者。在一幅幅書法作品中,她透露出的情愫之感,是愛。她說,自己與書法結緣,讓心志和情感得到了昇華。在人生的履歷中,在書法的薰陶下,她說,自己愛書法、愛人生、愛香港。因為有愛,書法在不斷前行;因為有愛,她對未來永遠充滿希望。
愛書法:兒時的回憶
戚谷華告訴記者,自己的祖籍乃是在山東威海。但是由於身處抗戰的硝煙歲月中,她很小的時候便去了上海。小學在上海讀書的戚谷華,便已經開始接受書法唯美之感的薰陶。由於家庭的緣故,她的母親那時會在白布上畫上鴛鴦之類圖案,然後刺繡,再賣給他人以掙取生活的來源。這讓戚谷華對書法、畫面、構圖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。而在那段歲月中,她的外公每每向家中寄信,也是以毛筆字書寫。她告訴記者,自己對外公的來信印象很深,乃是行書。
就這樣,在不知不覺的家庭氛圍的薰陶下,戚谷華喜歡上了書畫。進入中學之後,她參加了美術課外活動小組,仍舊堅持練習毛筆字。其實,生性活潑的戚谷華,也非常喜愛運動。進入上海第六女子中學之後,對體育運動頗有天賦的她,反而對書法更加堅持。據她回憶,平時只要有空,她就會到各種文化館去聽書法類課程。
高中畢業之後,戚谷華進入了出版局的美術訓練班,第一次系統化接受國畫、素描之類的教育。她非常清楚地記得,那時的青年美術家們倡導「年輕人起碼畫一千張畫」,以表示年輕一代人要更加努力、更加進取。
愛人生:充滿自信
母親,始終是戚谷華講述自己揮毫歲月時,不能迴避的話題。自己的母親當年靠畫畫和刺繡養家糊口,給戚谷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她對記者表示,「信自己、靠自己」成為母親給她帶來的最大啟示和激勵。所以,她對書法和中國畫進行深入鑽研,不放棄每一個可以完善自己的細節。
一幅中國畫,乃是寫出來的。這是戚谷華的觀點,她如此闡述書與畫之間的關係。在她看來,二者密不可分。據她向記者透露,自己在訓練書畫時,經常畫古人的頭髮,因為可以提升對書法的功力和造詣,如同在寫很多字。
任何從事書法的人,都不能夠缺少了師尊長輩的教誨。在上海工作期間,有兩位書畫界的奇才對戚谷華的書法人生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。一位是費新我,另一位是錢君匋。
戚谷華說,費新我乃是她的第一個老師。由於右手患疾,所以費新我便用左手寫字。久而久之,在當時的中國書法界,費新我以左手寫字完成的作品,便成為了書法中的經典。戚谷華曾經將自己臨帖的作業郵寄給費新我批改。費新我批註:你有很好的基礎。戚谷華坦言,這給了自己非常大的激勵和幫助,也增強了自己對人生的信念。而這段批註,也被她帶來香港保存至今。
戚谷華的另一位老師,乃是在書畫、詩歌、音樂領域頗有造詣的錢君匋,他乃豐子愷的學生。戚谷華回憶到,自己在出版機構工作時,經常去錢家跟隨其學習寫字和畫畫。在她的印象中,錢君匋在寫字的過程中,筆尖處理得非常之好。這對很多人而言,其實是非常困難的。
因為有了兩位老師的鼓勵和教授,戚谷華認為,自己才能夠在書法之路上走得如此之遠、之深。因為在研習書法的人眼中,提筆之路,也就是人生之路。得到了前輩的箴言,乃是愛人生的昇華與淬煉。
愛香港:不斷的付出
戚谷華毫不諱言,自己也經歷過旅居香港之後的艱辛歲月。雖然生活充滿考驗,但是她對香港的愛卻一點也未曾減少,而是在書法教育中,轉化成了對新一代香港人的關心和提攜。她告訴記者,自己上世紀八十年代剛剛來到香港時,不會講粵語,寄住在親戚的家中,同時人生路不熟,也沒有朋友。在她看來,那的確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歲月。
值得一提的是,她向記者透露,那時的香港書法發展,仍舊處在萌芽的狀態,市面上流通的字帖也不是非常多。一個因緣巧合,戚谷華開始了在香港的書法教育生涯。不過,初時的確非常艱難。她告訴記者,剛剛開班時,只有三個學生,反映出當時的香港社會對於學習書法並不熱情。不僅如此,由於學生人數非常少,賺得的學費根本無法彌補成本,實際上完全處在倒貼錢的狀態之中。但是她表示,當時的心態便是「唱戲,一個人也要唱到底」。所以,不斷地堅持,未曾有絲毫退縮。
如今,在戚谷華眾多的學生中,各個職業、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。她告訴記者,書法不僅是修身養性,同時也要貢獻社會。她拿出了一疊港鐵站的《車站指南》,每一本《指南》上,都會用毛筆字寫下這個車站的名稱。佐敦、鑽石山、元朗、大圍,這些平時熟悉的站名,用書法寫出,別有一番風味。這些都是戚谷華的學生完成的。在她看來,現在的香港人,學習書法的熱情相當之高,同時也能夠貢獻社會。所以,她自己的內心也非常欣慰。
戚谷華直言,她期待香港政府對書法的重視程度能夠繼續提高,除了資金上的扶持之外,也要組織更多的活動,同時推動書法教育能夠成為中小學的課程或是校外興趣活動。她並且勉勵青年人:書法要盡早學,因為這是長期積累、堅持的碩果。
http://paper.wenweipo.com/2016/04/12/YC1604120001.htm
[2016-04-12]
放大圖片
■戚谷華
提起本港書法界的泰斗,無人不知女中豪傑戚谷華。她是目前擔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的兩位本港書法家之一。在記者訪問的過程中,戚谷華對往事的回憶非常細緻和深入,因為在她看來,這一切是奠定自己走向書法人生的基石。而她對學生的關愛,也讓記者的印象非常深刻。她不斷表示,學習書法,不僅是為了自己修身養性,同時也是貢獻社會的一種獨特方式。
■文、攝: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
如今的戚谷華,是一位諄諄長者。在一幅幅書法作品中,她透露出的情愫之感,是愛。她說,自己與書法結緣,讓心志和情感得到了昇華。在人生的履歷中,在書法的薰陶下,她說,自己愛書法、愛人生、愛香港。因為有愛,書法在不斷前行;因為有愛,她對未來永遠充滿希望。
愛書法:兒時的回憶
戚谷華告訴記者,自己的祖籍乃是在山東威海。但是由於身處抗戰的硝煙歲月中,她很小的時候便去了上海。小學在上海讀書的戚谷華,便已經開始接受書法唯美之感的薰陶。由於家庭的緣故,她的母親那時會在白布上畫上鴛鴦之類圖案,然後刺繡,再賣給他人以掙取生活的來源。這讓戚谷華對書法、畫面、構圖有了非常清晰的認識。而在那段歲月中,她的外公每每向家中寄信,也是以毛筆字書寫。她告訴記者,自己對外公的來信印象很深,乃是行書。
就這樣,在不知不覺的家庭氛圍的薰陶下,戚谷華喜歡上了書畫。進入中學之後,她參加了美術課外活動小組,仍舊堅持練習毛筆字。其實,生性活潑的戚谷華,也非常喜愛運動。進入上海第六女子中學之後,對體育運動頗有天賦的她,反而對書法更加堅持。據她回憶,平時只要有空,她就會到各種文化館去聽書法類課程。
高中畢業之後,戚谷華進入了出版局的美術訓練班,第一次系統化接受國畫、素描之類的教育。她非常清楚地記得,那時的青年美術家們倡導「年輕人起碼畫一千張畫」,以表示年輕一代人要更加努力、更加進取。
愛人生:充滿自信
母親,始終是戚谷華講述自己揮毫歲月時,不能迴避的話題。自己的母親當年靠畫畫和刺繡養家糊口,給戚谷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她對記者表示,「信自己、靠自己」成為母親給她帶來的最大啟示和激勵。所以,她對書法和中國畫進行深入鑽研,不放棄每一個可以完善自己的細節。
一幅中國畫,乃是寫出來的。這是戚谷華的觀點,她如此闡述書與畫之間的關係。在她看來,二者密不可分。據她向記者透露,自己在訓練書畫時,經常畫古人的頭髮,因為可以提升對書法的功力和造詣,如同在寫很多字。
任何從事書法的人,都不能夠缺少了師尊長輩的教誨。在上海工作期間,有兩位書畫界的奇才對戚谷華的書法人生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。一位是費新我,另一位是錢君匋。
戚谷華說,費新我乃是她的第一個老師。由於右手患疾,所以費新我便用左手寫字。久而久之,在當時的中國書法界,費新我以左手寫字完成的作品,便成為了書法中的經典。戚谷華曾經將自己臨帖的作業郵寄給費新我批改。費新我批註:你有很好的基礎。戚谷華坦言,這給了自己非常大的激勵和幫助,也增強了自己對人生的信念。而這段批註,也被她帶來香港保存至今。
戚谷華的另一位老師,乃是在書畫、詩歌、音樂領域頗有造詣的錢君匋,他乃豐子愷的學生。戚谷華回憶到,自己在出版機構工作時,經常去錢家跟隨其學習寫字和畫畫。在她的印象中,錢君匋在寫字的過程中,筆尖處理得非常之好。這對很多人而言,其實是非常困難的。
因為有了兩位老師的鼓勵和教授,戚谷華認為,自己才能夠在書法之路上走得如此之遠、之深。因為在研習書法的人眼中,提筆之路,也就是人生之路。得到了前輩的箴言,乃是愛人生的昇華與淬煉。
愛香港:不斷的付出
戚谷華毫不諱言,自己也經歷過旅居香港之後的艱辛歲月。雖然生活充滿考驗,但是她對香港的愛卻一點也未曾減少,而是在書法教育中,轉化成了對新一代香港人的關心和提攜。她告訴記者,自己上世紀八十年代剛剛來到香港時,不會講粵語,寄住在親戚的家中,同時人生路不熟,也沒有朋友。在她看來,那的確是一段非常艱難的歲月。
值得一提的是,她向記者透露,那時的香港書法發展,仍舊處在萌芽的狀態,市面上流通的字帖也不是非常多。一個因緣巧合,戚谷華開始了在香港的書法教育生涯。不過,初時的確非常艱難。她告訴記者,剛剛開班時,只有三個學生,反映出當時的香港社會對於學習書法並不熱情。不僅如此,由於學生人數非常少,賺得的學費根本無法彌補成本,實際上完全處在倒貼錢的狀態之中。但是她表示,當時的心態便是「唱戲,一個人也要唱到底」。所以,不斷地堅持,未曾有絲毫退縮。
如今,在戚谷華眾多的學生中,各個職業、各個年齡層的人都有。她告訴記者,書法不僅是修身養性,同時也要貢獻社會。她拿出了一疊港鐵站的《車站指南》,每一本《指南》上,都會用毛筆字寫下這個車站的名稱。佐敦、鑽石山、元朗、大圍,這些平時熟悉的站名,用書法寫出,別有一番風味。這些都是戚谷華的學生完成的。在她看來,現在的香港人,學習書法的熱情相當之高,同時也能夠貢獻社會。所以,她自己的內心也非常欣慰。
戚谷華直言,她期待香港政府對書法的重視程度能夠繼續提高,除了資金上的扶持之外,也要組織更多的活動,同時推動書法教育能夠成為中小學的課程或是校外興趣活動。她並且勉勵青年人:書法要盡早學,因為這是長期積累、堅持的碩果。
留言